普通家庭给儿女最好的托举,不是房子车子,而是以下三样东西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83

做父母的,最大的期待,就是儿女走得远,飞得高,成为人上人。

可是普通家庭,没有学区房,也没有资本,厉害的人脉资源,拿什么跟富人比。

就是送孩子去高端的幼儿园,兴趣班,到海外研学,都会让普通家庭很无奈。

那么,普通家庭用什么方法托举儿女,走出社会底层呢?

图片

01

给儿女买房买车,托举的效果不大。

作为60后、70后,大概率经历过买房买车。

小时候,我们出生在穷苦的地方;能够在县城混的同龄人,都很少,能够住楼房的人,就更少了。

赚够了钱,到县城买一套二手房,哪怕是两室一厅都行。

有了房子,就便于自己去打工,省去了房租。

当然,我们的孩子也能够很顺利地进入到城区学校,读书的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。

作为买房的既得利益者,我们也意识到:“要让子孙继续享受类似的好处。”

我们还看到了前面的一二十年,房价在上涨。涨幅是很明显的。我们打工一整年,也许都不够一套房子的涨价幅度。

抱着“未雨绸缪”的智慧,我们一咬牙,给儿女也买房。尤其是有儿子的家庭,多一套房子,也就可以给儿子做婚房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的儿女长大了,也确实需要分家,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了。

就这时候,我们发现儿女大概率是不会在本地就业的;而父母买房子在本地。这就意味,父母预留给儿女的房子,用不上。

有的父母,在前几年买的房子,到了今年,可能就掉价了。辛辛苦苦多年的积蓄,没有了,这是很心疼的。

综合起来看,普通家庭给儿女买房,有以下几个弊端。

第一,房子在老家,儿女却选择外地就业,因此房子常年空置,用不上。儿女在外地,还要租房住,花很大一笔钱。就是大城市,父母预留的房子,也不一定会在儿女工作的附近,使用的概率很低。

第二,房子的价格,存在很大的波动。一旦掉价,反而成了家庭的负担。另外,还有承担物业费,也是开销。

第三,一些小地方,房子变现的能力在下降。父母把钱变成了房子,万一儿女要投资,那就显得爱莫能助了。

第四,房子有使用年限。如果儿女一出生,父母就帮其买了房子,那么儿女长大后,房龄就有了二十多年,已经很旧了。

用房子来托举儿女,让儿女少奋斗几十年,这显然是不现实的。

再说一说车子,对一个人的托举力,是什么情况。

如果你不嫌弃,买一台二手车,有了一两万就行了。

如果是年轻人爱面子,买一台豪车,这肯定是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。

车子本身是消耗品,买回来第二天就开始折旧。

开着豪车,却没有稳定的工作,可能连加油的钱,都凑不齐,这就尴尬了。车,反而会拖累一个人的发展。

开着豪车,不代表车主是成功人士,反而可能变成虚荣心很强的人。

图片

02

给儿女三样东西,才能走出社会底层。

有一句很熟悉的话: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”

普通家庭,把有限的钱,花在促进孩子独立自主的方面。钱就变成了人生的投资,回报是终生的。

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们村有一个叫老张的人,贷款几千块,送儿子去学裁缝。

很多人笑话老张,这几千块钱,可以在城里买半套房子了。学裁缝,看不到希望。

老张的儿子小张,学会裁缝之后,去东莞一家制衣厂,从月收入几百,干到月收入两三万。

现在,小张在东莞买了房子,娶妻生子。

可见,这普通家庭对儿女的第一个托举,就是“学技能”。

能有一技之长的儿女,也许混不到社会高层,但一定不会在社会底层。就是到厂里打工,大小也是一个技术员。

第二个托举,就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很多父母,在儿女遇到问题的时候,马上会站出来,把问题包揽到自己的身上。给儿女的感觉,就是父母无所不能。

聪明的父母,会告诉儿女如何解决问题,让儿女自己去操作。甚至对一些问题,父母是不理会的,让儿女自己受苦,折腾。

甚至有一些父母,遇到困难了,第一时间向儿女求助。

鲁迅说过:“孩子是要别人教的,毛病是要别人医的,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。但做人处事的法子,却恐怕要自己斟酌,许多人开来的良方,往往不过是废纸。”

给儿女到社会上披荆斩棘,那就是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了。

第三个托举,就是把买房买车的钱,变成资本。

想一想,我们有能力买房子车子,但是我们把钱留下来,花在最长效的地方,这就是远见。

我的姑姑,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耗费三万多,给自己买了养老保险。现在,姑姑每个月都有两千多退休金,养老不靠儿女。

退休,让姑姑生活体面,儿女也少了养老的负担,两方面获益。

至于房子车子的事情,儿女自己打工,也买得起。

没有人知道未来几十年会发生什么,但是可以看一些长效的政策,社会的发展趋势,然后行动。

图片

03

有人用两匹马去拉货。

其中一匹马很快,踏踏实实;一匹马很慢,磨磨唧唧。

那人就把慢马身上的货物,放到快马身上。

过了一段时间,慢马越来越懒,失去了驮运的能力,就被送到屠宰场去了。

这就是“慢马定律”——不能负重前行的马,就废掉了。

父母们,真的不要买房买车,把儿女应该吃的苦,都吃完了。这样只会培养出什么干不了的慢马。

人,总有一段时间,负重前行,才能够在抵达目标之后,如释重负。

人,总要自己去经历,才增长有效的经验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